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红楼之甄费奋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说呢,怎么突然敲钟了,知道了大哥,我会乖乖在家的。”

    关键时刻,这孩子还是很靠得住的,知道自家大哥说的在理,立马就没有在胡搅蛮缠,这一点比寻常孩子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或许这里也有他也算是半个两世为人有关系,心智上总是更加的成熟一些。

    甄回到了新宅子的时候,那些为甄家修缮房子的匠人已经在这里头等着了,一个个面上带着几分恐慌,他们都是知道这国丧代表着什么的,虽然这甄家大爷很是不错,这些日子工钱也给的足,可是这再好,也比不上饿肚子的危机,所以到了这会儿他们是真的来求着救命来了,把老脸都全放下了。

    好在甄回早有打算,看到这些人立马就开始分派事儿,叮嘱了那些匠人每日里要关上门做活计,那些动静大的,三个月内一概不能做,只能上漆和休整各处院子的草木,另外还很是利索的表示既然请了他们,就绝对不会不管他们,虽然不能和前头一样,人人有活干,可是还是请了这些匠人们负责清理洒扫,好歹让他们不至于没饭吃。

    这个年头的匠人身份地位很低,生活更是穷苦的厉害,如今能有这样一个保证,已经是喜出望外了,那里还会多求,甚至那些匠人还表示,只要能让他们在这最艰难的时候有饭吃,之后的活计他们都能不要银钱,只要每天给饭,他们就肯白干。

    听到这样的话,就是已经被这古代等级社会历练的心肠变硬的甄回都有些眼睛泛酸。他又不是周扒皮,也不是什么吝啬鬼,那里肯占这些穷苦人的便宜,这些人一年一家子的花销也不过是十两上下,是整个社会最最底层的人,若是没有了他这里的工钱,那等做完了他家的活计,要是没有接到下一个活,只怕是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所以最终甄回还是做了一次好人,不但让这些人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不至于没有饭吃,还说明了,等到这三个月最厉害的时候过去,就给他们加工钱。因为他要加活,像是正院的院子里,四角要种树,要花坛,后面每一个院子都要收拾一些小景观出来,如此一来,那些工匠一个个都是喜笑颜开,他们最怕的就是没有活计做,只要有活,他们就不怕没有饭吃,甚至积极性上来的工匠们还免费给甄回提供了不少的方案。

    这些人一个个都做过不少的人家的活计,谁家的院子怎么样,或许他们比这些勋贵们更加的清楚,只是往常没有人重视罢了,如今看着甄回人好,自然愿意贡献出来,什么夹道边上还种些爬山虎,夏日里会更加的好看,比花坛实惠,什么照壁后面该种上一些花卉,如此正房里看出来更漂亮,甚至连那些跨院,后罩房该怎么处理都有一定的珍贵的经验,还都是些既不费事,又经济节省的法子,倒是让甄回听得眼睛一亮。

    等到把这宅子里工匠什么的都安置妥当,分派好事情,接下来的日子,甄回那真的就是宅男的生活了,在这国丧期间,出去游玩什么的,那是傻子才会做的事儿,而这大冬天的没有了游戏,没有了窜门的活动,那么还能做什么?可不就是只能窝在自己的屋子里嘛。

    好在他还有弟弟妹妹在一边,好歹还能当个孩子头,给弟妹们说说故事,监督一下他们读书,倒是也难得安生了好些日子。只有甄老爷忙进忙出,干的热火朝天,和往日的悠闲大大的不同。

    甄回看在眼里,其实很能理解,新皇眼见着就要登位了,那么也就是说,这什么恩科之类的事儿也就快了。虽然本来这开年就是乡试之年,再过上一年就是大比之时,可是若是没有一个恩科,那是没有办法体现一下什么叫做皇恩浩荡的,所以即使这和乡试很可能碰上,礼部也好,国子监也罢,都要准备一下会试的事儿,谁知道新皇帝什么时候一下子就下命令了呢。

    果然,刚过完一个朴素的,不能饮宴的大年之后,这恩科的旨意就下来了,二月来不及恩科,就直接放到了四月,旨意已经下到了各个州县。很显然,那些举人们一下子幸福了,因为如此一来,四月要是考不上,到了明年的二月还能再考一次,也就是说能连着两年参加考试了,这考中的几率自然就上去了,能不高兴?

    甄回也高兴啊!如此一来,这进京的举人肯定多,他们这些娃子们的出租宅子生意必定又能火爆起来,而且这一次连着两年有会试,那么也就是说,举人要是这一次没考上,必定不会回老家,而是会选择再住上大半年,一年的,准备下一次,他们的宅子只怕是能日日住满了。

    只有林洵,甄回感觉,这娃命真是不好,怎么这皇帝死的就不能晚一点呢,他到了八月才开始参加乡试,就是顺利一次性考中了,这恩典他也沾不到什么好处,实在是太可惜了。

    还有自己,还想着过几年在开始发力呢,如今看来自己命也不好,这新皇前几批最容易被重用,最容易冲杀出来的新进士什么的,估计自己也没有什么份了,等到自己顺利的考中举人,再去参加会试,那也是第三批了,如此的话,还不如稳妥些,在多等等,好歹让自己年岁也在上去些,不至于弄个什么少年英才的招人眼。

    越想越觉得自己计划失败,出头还有的等的甄回看着手里的书本都感觉有些乏味了,好在边上还有两个屁孩在那里闹着,不然甄回都能沮丧好几天。

    至于这朝廷中的事儿是不是真的这样风平浪静什么的,甄回感觉他真心是看不出太多了,甄老爷能不能顺利上位,趁着这个机会再往上爬爬,他也索性放下了,事儿都到了这一步了,人算不如天算,还是老实些的好。谁知道这新皇登基会烧哪几把火呢!

    就在甄回当宅男的那些功夫,老皇帝的葬礼终于完工了,于此同时,新皇的火也终于开始烧了起来,而让甄回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把火居然烧到的是王家,王子腾家。顺带挂到的还有薛家,这两个四大家族中的成员。

    ☆、第83章

    凡是看过红楼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薛家的人其实很骚包,想想他们穿的衣裳动不动就是什么两色金,三色金就能看出来,这样的布料是什么人用的呢?是皇家专用,两色金那是亲王的,而三色金则是后宫等级高的嫔妃用的,薛家不过是皇商,这身份,地位那低的都能让所有当官的俯视了,可偏偏就是他们,在为宫里采购这些布料的时候,居然有胆子自己剩下一些做衣服穿,从这个角度来说,真的是傻得让人发笑了。

    甚至为了显示自家的富贵,路子广,还常常把这东西送人,这一点从他们进贾家之后,用宫花送礼就能看出一二来,这一次也是这样,他们送礼给金陵王家的人两色金的布料,而那个脑子有问题的王家人居然也就是这=这么傻乎乎的真的穿着往外走动了,你说这不是上赶着让人弹劾嘛,还正好是在新皇上赶着准备找茬子收拾人立威的时候。

    王家人倒霉了,逾制这个事情真的是可大可小的很呢,虽然这不是什么造反的东西,就是皇帝也知道,估计也就是没脑子的货才会做出来的傻事儿,可是这严惩还是需要的,这是姿态的问题,立场的问题。

    金陵王家老宅那几个倒霉家伙下狱很迅速,这些纨绔子弟,享惯了富贵又没有什么才能的庸人,第一时间就把薛家给供了出来,那么接下来的事儿也很简单,薛家皇商的名头是别想要了,至于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甄回已经不想去想了,就是他们帮这说话的人再多,花费的银钱再大,这两家实力被打下去大半那是肯定的。

    京城的王家子弟一个个都开始上请罪的折子,自责自家久在京城,对家乡的族人管束的太松,太过疏忽了,这也是他们的聪明之处,一方面服软,一方面也开始和金陵那边撇干净关系,谁也不想总是有人拖后腿,这事儿正常的很。倒是虚假,这一次来,本来是想着到京城看看,能不能在进一步,让自家嫡子娶一个有分量的妻子,再一次扯上和其他权贵的关系,却不想因为一块布料直接给打回了原形。

    甄回这会儿想的是,或许是因为他的蝴蝶作用,或者是其他的原因,所以如今薛家,这个没能跟上其他四大家族中人的步伐的家族,算是彻底的败落了,那么没有了这样皇商名头,没有了显赫富贵的家底,还会有薛蟠,还会有薛宝钗吗?甄回很无语,他不知道这会儿他该是个什么样的表情和心情,刚开始知道这贾政的联姻对象不是王家,而是史家姑娘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不妥当,而如今一个家族的败落更是把这一份不妥当给落实了。

    所以甄回觉得今后的一切,已经脱离了他所以知道的情况,没有了贾宝玉,没有了薛宝钗,到是林黛玉还很有可能有,因为贾家和林家关系实在是不错,把贾敏许配给林海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只是单有这一个,还是红楼吗?

    莫名的甄回感觉自己似乎心里对于未知的一切反而多了一份从容,是他心态够好?不是,确切的说,是甄回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所在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本书,任何一个人,当知道自己生活的,生存的是个别人固定好的书本中,剧情中,估计心情也不会好过,他能这么多年没有变成神经,已经是属于心粗心大的一类人了,即使是这样的人,能把去掉这束缚也是一样的高兴的。

    至于什么警幻仙子,什么一僧一道,这个甄回觉得,和自己实在是没什么关系,连需要度化的人都没了,他们还能干什么?

    想通了这一点的甄回真的是很高兴,也正是因为这份高兴,让他在没有心思去关注那所谓的四大家族,相反开始全心的开始关注自己的生活了。

    他重新给自己做了一个计划,既然皇帝提前上位了,那么他也没有比较急吼吼的在十五岁的时候,或者说是虚岁十六的时候去考什么举人了,太过受人瞩目从来不是什么好事儿,还不如老实的到了十九岁再去,如此一来,即使中了,也不怎么显眼,最重要的是,还能多累积些知识,名次上还能上去些,为自己一次性过会试做准备。即使二十岁的时候考不中进士,他也不发愁,二十三岁总是成的,到时候也算是年轻有为,最要紧的是,到了那个时候,想来他老爹也该爬上四品了吧,到时候自己的仕途还能更加顺当些呢。

    懂得给自己规划生活的人总是从容的,甄回也是一样,转眼间,一晃五年过去了,甄回终于十八岁了,新皇的皇位很稳当,他老爹虽然依然还是在国子监晃荡,可是这官职已经又上去了一点,成为了从五品,爬的真心不快,可是却稳稳当当,波澜不惊,也算是好事儿吧,最起码他都能看到,自己老爹有一天做上国子监祭酒,从四品官职的曙光了。

    而他呢,也要开始准备乡试了,是的,他上一届真的没有去,不单单是因为他的计划,就是他爹也感觉他晚些去比较好,原因更简单,因为那一次科举前,因为选考官的事儿出了不小的岔子,或者这也是前朝老臣和忠心新皇的臣子之间的一种较量,连甄老爷这样对政治没有太多敏感性的人都能感到不妥当,可见这事儿有多明显了,所以甄回立马避开了这样的漩涡。

    到了如今,一切已经平稳了,自然他也该开始再一次的征程,开始属于自己的仕途了。

    更要紧的是,他和牛家那个比他小了四岁的女孩的婚事已经确定了,就在明年十月,也就是他乡试之后,哪怕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好看,这一次也必须要考上举人功名了。

    当然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家自然是已经彻底的搬到了新宅子中,就是家中奴仆也多了不少,已经有了四十多人。原本的那处宅子则是被租了出去,一年也能有二百两的出息,添补家用,甄家在国库的欠银也已经全部还清,因为这个,甄老爷在户部的名声那是大大的好,就差没有直接给他送一块诚信君子的牌匾了,因为甄老爷的及时还款,不少清流文官们对于归还国库欠银的事儿,多少也有了一点触动,多多少少的往户部还了那么一些,甚至有些人还学着甄老爷的样子,每一年还上那么一二千两,虽然不多,不说能让户部一下子抹平账本,可也是能让他们看到收回欠款的希望了不是!光出不进,谁也受不住。

    也正是因为这样,最近已经有消息说,甄老爷很有可能被调到户部去,成为正五品,虽然这消息一时半刻还不怎么能确认,甄家的人也更看重国子监与世无争的工作环境,可是这到底是说明了甄老爷在这朝堂上的受欢迎程度,还是很让人高兴的。

    于此同时,也正是因为欠银都还了,家中没有了债务,这每年收上来的银钱,在甄回和甄吉这两个有些财迷的兄弟的操持下,开始一点点的为甄家增加着产业。这几年中,京城这里的田产,又增加了上等田五百亩和中等田二百亩的数字。还有山林地,那种能圈养牲畜的山林地也多了二百亩,到了如今,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