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云舞月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然后上面传来阵阵绞盘响动,那种吱呀呀的声音刺耳的令人浑身发麻。

    接着一声巨震响,一团带着火光的黑乎乎的东西从楼车上被凌空抛射了出来,竟然准确的落在了土坎上,火球轰然爆裂,巨大的火柱冲天而起,将那里化作火海一片。

    好几个浑身着火的宋兵惨叫着跳了出来,随后化作火团倒地不起。

    然后接二连三的有大石头和猛火炮被抛出,十台巨车发射过一轮之后,再看那道土坎已经被夷平了一丈多,而且熊熊烈火完全吞没了方圆数丈的区域,被烧得焦头烂额的宋兵们四散奔逃的场面在火光的映衬下格外清晰……

    *************************************(分隔线)

    清晨,嵬名阿埋在数十名将校的簇拥之下,在昨晚的战场仔细的巡视着。

    地上零乱散布着宋兵的尸体,要么被射的犹如刺猬,或者被火烧焦惨不忍睹,总之昨晚宋兵伤亡惨重是一定的,便是在这里数数也能数出数十具尸体,还有死于沿途的,昨晚宋兵袭营,只怕死者便要过百。

    只是这群宋兵当真都是亡命徒,竟没抓到一个活口,凡是跑不动的,全都自杀了。

    而夏兵昨夜只有二十六人阵亡,三十八人负伤,烧了十几座帐篷。

    但是这点损失不值一提,重要的是嵬名阿埋在实战中看到了这些“对垒”战车的威力。

    他早就知道宋兵夜晚必然会来骚扰,各个方向都有布置。

    而西面大营地势利守,他早就看出来宋兵若来唯一能够存身之所便是那道土坎,故此早有布置。

    谁能想到对垒车上还装有大炮,而投射的准绳早就校准了那道土坎,到时候只需往那里覆盖便成,简单明了。

    昨夜一战,可以称得上漂亮的胜利。

    宋兵一向以器械见长,没想到会有优势被压制的一天吧。

    当然宋人不可能知道,西夏为了准备这次战役,付出了何等沉重的代价。

    几乎是以彻底榨干国力为代价对付出来了这数十万大军所需的军械物资和牲畜,为了建造这些战车,举国之内的大树几乎都给砍伐一空,兴庆府附近的森林完全给伐光了,甚至还勒紧裤腰带耗费巨资从黑汗、辽国上京道收购合格木材。

    这中间若再算上不合格的淘汰品,打造过程中的的浪费,从西域那些大食人手中收购的炮弩火药,和那些大食工匠的重金酬礼,西夏的国库几十年的积蓄早已净空了。

    而且还有那些猛火油和火药炮,那是整个西夏境内自开国到现在几十年所有的库存,一次性全部运上了前线,但是数量仍然有限。

    西夏本就不产硫磺,也没人会制作火药,宋朝严格禁止这两样东西流入西夏和契丹,这些都是要靠重金到西域购买或者战场缴获。

    不论胜败此战之后,西夏军队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再拥有这两种武器。

    这是真正的集倾国之力而攻一城!

    只可惜没有全歼那支精锐宋兵,便是后来骑军来了,这些宋兵居然还能连续冲破包抄,溃围而去,一千多骑军在夜晚黑暗环境里也跑不起来,最终无功而返。

    不过昨夜一战,倒是将低落的士气又振作起来了。

    而且,妹勒都逋那里也送来了好东西。

    平夏城真正的攻势,已经可以开始了。

    时间对于西夏来说,同样十分紧张。

    几十万大军曝师在外,一天的粮草给养数字便要吓死人。

    虽然绝大多数夏兵是自备粮草,但是这其实没有分别,不管粮草是自备还是官给,没粮食一样打不了仗。

    西夏全军的粮草总数,大概只够二十天的食用。

    接下来,就只能吃随军的数十万头牲畜了,但是这样做的话,可以肯定必然会激发兵变,因为那都是各部落的私产。

    同时其他各路军情,也让嵬名阿埋和梁太后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此次出兵平夏城这一路虽是主力,但是还有其他三路偏师分驻各地以备宋军。

    昨天陆续接到军报,宋军除泾原路之外的陕西各路兵马趁着西夏举国主力都集结在平夏城一带,延边空虚,开始大规模抄掠夏境,其他三路偏师都已经和宋兵交上了手。

    那三路偏师的战斗力是无法和主力相比的,而他们面对的宋军却是兵强马壮,嵬名阿埋只能期望他们能够多撑一段时间,至少要撑到自己拿下平夏城之后。

    到那个时候,三路偏师的胜败便已经无关大局了。

    “来人,将那些宋人俘虏拉到城下,派些个嗓门大的去叫阵。

    让城内宋兵知道他们的援军已经全军覆没了。”

    嵬名阿埋嘴角露出一丝狞笑,眼光望向平夏城那巍峨的城墙。

    郭信之,现在才是真正战斗的开始……

    平夏城北门城楼之上,郭成冷冷得看着城外的那密密麻麻正在列阵的西夏兵潮,面不改色。

    而他周围的将校们,却是脸色不好看。

    有几个人脸上流露出动摇悲观的神情,而普通的士卒节级们,面面相觑,似乎也有些心虚气短。

    昨夜一战,损失近半,陆续逃回来的只有不到一百人,由于派出的都是城内守军精选出来的最强悍善战的勇士,却败得如此狼狈。

    这次失败对于军心士气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

    但这还是次要的,这些硬探选锋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他们的任务好歹是基本达成了,用生命为代价成功带回来了西贼的情报。

    但是这情报却称得上是雪上加霜。

    那名为对垒的巨车,竟然有如此的威力,不只能射箭,甚至还装有大炮和巨弩,如此强大的战车,甚至已经超越了传说中的临冲吕公车。

    真是难以想象党项工匠们的实力竟然已经提升到可以和宋朝比肩的地步。

    众将对于平夏城高厚的城墙原本有着相当的信心,但是现在却不敢那么确信了。

    更糟糕的还是城下的那一大片宋军俘虏,被人像拖死狗一样拖出来至阵前,还有一排排用竹竿挑着的人头,数量多达数百,夏兵肆意指着人头和俘虏对着城上笑骂,宣示宋朝援军的不自量力和不堪一击。

    这一点甚至连郭成的铁石心肠都产生了动摇。

    难道援军真的出事了?

    他知道那不可能是昨晚的俘虏,因为数量太多了。

    只有可能是别的援军出事了。

    这种事情对于守军的士气来说,是一种难以估量的灾难。

    守城者之所以能坚持下去的最大原因,就是希望。

    必须不断给他们希望,他们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

    而援军就是代表着希望,现在援军出事了。

    那就变成了绝望。

    有的军队绝望之后会转化为所谓的哀兵死士,战斗力会更加坚强,正所谓困兽之斗力可撼天是也,战史上不乏这样的战例。

    但是有的便会崩溃的更快,甚至不战自溃,而这样的战例数量是前者的一万倍。

    郭成即便是神仙,也不敢保证自己的每一个部下都是前者。

    更何况他不是神仙。

    作为老行伍,他太明白军心士气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有多么的不稳定不确定,也许上一刻人还好好的,但是突然就崩溃了。

    这种事他见得多了。

    作为合格的将领,不只是要运筹帷幄临阵指挥,同时不择手段的维持部队士气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尽管他自己也没底,但是他的面上还丝毫没有表露出来。

    “太尉,援军莫非真的出事了?”

    周围的将校面色都不好看。

    “小挫而已。

    王恩,种朴等辈皆是勇武多智,手握数万精锐,实力雄厚。

    再说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偶有小挫损个几百兵不足伤筋动骨。

    我不是怕他们不来,而是怕他们来。

    他们不来援,反而是好事。”

    “太尉何出此言?”

    “西贼势大,阵容严整,他们那几万兵便是来了,也未必济得甚事。

    而我城内有多了几万人吃饭,粮草必定不足持久,反倒坏事。

    他们不来,在外围牵制西贼,甚至可抄掠贼境,使西贼不能全力攻我,更为划算。

    若是我用兵,必放援军深入,然后围而灭之。

    故此西贼以俘虏示我,我反倒放心了。

    这说明援军还在外围未曾深入。

    若是援军真的受了大创,西贼拉出来的俘虏必然比这要多得多。”

    众将听了,将信将疑,但是也不会蠢到自乱军心,都点头称是。

    郭成趁热打铁,又拿出二封书信来,说道:“此乃王总管遣使传书,言日前攻东山之事,我军小挫,折了数百兵马而已,如今数万大军仍在古壕门一带同西贼十万人马对峙,另镇戌军亦有传书,言章帅在渭州亦调集精锐兵马八万余众北上,十日之内便可熙宁寨,到时候渭州大军一到,与古壕门并力夹攻,何愁西贼不破!

    诸君可以看看。”

    众将多是文盲,大字不识,种建中便将这封信拿了读给众将听,故意读的大声,好让周围的士兵们也听见。

    果然场面气氛好转了不少。

    虽然种建中怀疑这几封信根本就是郭成捏造出来的,但是他不会蠢的提出质疑。

    这时连他自己都需要一点希望来维持信心。

    或者说,他希望郭成这个谎言会突然奇迹般的成真,这个时候,宋军是非常需要奇迹的……

    时值中午,漫山遍野的西夏兵马密密麻麻的铺满了整个战场,狼烟动地,旌旗蔽天,养精蓄锐好几天的西夏河内劲旅,终于出现在战场。

    数以万计的将兵列阵十余里,黑压压一眼望不到头。

    西夏太后梁氏和十六岁的夏主李干顺的御撵车驾,在数千名御围内班直的拱卫下,再次出现在先前的那个视线极好的高坡之上。

    黄罗伞下,枪戟如丛林,身着锦袍铁甲的御围内班直侍卫各个精神抖擞神情彪悍。

    而他们的新任统军,年仅十四岁的后生晋王李察哥,身穿干顺御赐的名贵犀甲,手持宝刀,肃立于阵中,身旁旗牌官中军官都是四十好几的壮汉,但是对这个年纪还不及自家儿子大的小上司,却一点也不敢轻慢。

    别看这小家伙年纪不大,但是在沙场之上却当真不可小看,挥刀砍人直如砍瓜切菜,一点不手软。

    而且权威严厉,聪明机敏,有人犯了军法说罚就罚决不含糊,不要妄想能欺瞒于他。

    才过了三天,吃他军棍的人已经超过三十人,二人掉了脑袋,一时御围内班直的军纪成为诸军之冠,无人敢在他面前放肆。

    干顺和梁太后坐在御撵之内,身穿名贵的狐裘抵挡寒气。

    干顺哈着暖气,面色兴奋,好象个搬不倒骑兔子没个稳当劲儿,颇有些手舞足蹈之势。

    而群臣则目不斜视,梁太后皱着眉头看着儿子,暗中拉了拉他的袍子,干顺才坐下。

    这时嵬名阿埋自坡下而来,察哥亲出拦下,亲自验过御令,才抱拳放行。

    嵬名阿埋心中虽有不悦,但是知道此子乃是太后扶植的人,无奈之下只能暗道一声后生可畏,便至御驾前施礼奏秉,言说各军已然齐备,只待陛下降旨。

    干顺依旧是那样的不稳当,听得嵬名阿埋说完,便迫不及待的又跳了起来,不过总算还是记得母后在侧,转身对梁太后说道:“母后,嵬名老统军亲自指挥攻城,母后便下旨全军进攻吧。”

    梁太后眼见儿子如此不稳重,也只是叹气。

    站起来,威严的扫视着众臣,所有人都跪了下来。

    拔剑出鞘,高喝道:“我大夏虽马上立国,然亦知纲常。

    吾侍东朝恭顺,称臣结盟从无背盟,东朝却一再背盟相逼,屡兴无名之师犯境,试问我大夏何罪之有?

    如今东朝凶狂,吾等岂能坐以待毙?

    此战我大夏空国而出,万众一心必克东朝!

    此战能有先登者,士卒立拜将军之位,将官立刻封侯。

    城内财货,任其索取!

    凡临阵退缩者,立斩!

    传令诸军,全力攻城!”

    梁太后说完,将宝剑一举。

    震天鼓角响动,无数西夏将士爆发出呐喊巨潮,仿佛海啸一般惊天动地。

    众臣高呼兀卒威武。

    接着便看远处黑压压的无边人潮开始向平夏城的城墙处缓慢涌动,就像涨潮的海水逐渐漫过所有的地面,接着那数十台巨大无比的对垒巨车也开始缓慢的移动,伴随着轰隆隆的碾压地面之声,好像一个个突兀的耸立在人潮人海之中的巨大怪物,再向平夏城墙慢慢的逼近。

    之后,那些巨大的楼车上燃起了不可思议的烟和火,燃烧的炮石被弹飞了起来,凌空砸在宋军的城头,发出恐怖的轰鸣。

    西夏众臣之中,响起一片敬畏惊叹之声。

    如此巨大的战车,代表的就是不可战胜的巨大力量,那些党项各部的大首领大酋长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瞪口呆,认为这是天神才具有的神力,有的小酋长甚至开始跪下向天叩首,把佛珠掏出来念经。

    当然其中也有神色如常的,这些人大多是精通汉学见过世面之人,知道这种东西在东朝军队里根本不希罕,只是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自家大惊小怪罢了。

    这些人多带着鄙夷的情绪看着那些念神拜佛的乡巴佬们,有些人甚至不加掩饰,但是有些人掩饰的很好。

    这其中就包括了西夏的御史中丞仁多楚清。

    仁多楚清站立于臣僚之中,看着那无边无际的西夏兵海蔓延向那海中孤岛般的城池,还有那震天动地的号角。

    同时看着不远处仁多保忠的背影,心情复杂,充满嫉妒和不甘。

    自己在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前途了……

    什么御史中丞,在西夏这个国度里,谁又真的把这个官职当回事?

    西夏讲究的是实力为尊,而自己无兵无将,光杆司令一个,十足朝堂之上的傀儡小丑。

    若在东朝,御使中丞乃是能与宰相抗理的超级重臣,但是在西夏,他知道自己只是别人的笑柄。

    仁多族的权柄,原本应该是自己这个仁多零丁的嫡子继承的。

    但是,没人服自己。

    仁多保忠窃取了继承权,成了新一代族主。

    那些仁多族的骄兵悍将也没人搭理自己,自己在仁多族内权力斗争中已经属于被遗弃的失败者了。

    而在西夏朝堂之上,自己也属于装点门面的摆设。

    没人重视自己的意见,自己虽然名为仅次于国相,但是梁太后也从来不曾就任何军国大事询问过自己的意见。

    自己对于西夏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西夏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呆下去呢?

    作为一个早被宋朝奸细策反,长期暗中通宋的西夏大臣,他早就暗中做好了随时离开西夏的准备,但是他一直在等待时机。

    自己在西夏毕竟还算名义上的重臣,无偿享受着第一等的荣华富贵。

    但是到了宋朝,自己的命运会怎么样?

    会比现在还好吗?

    不太可能。

    至少仁多楚清知道宋朝决不会封他做御使中丞。

    但是那又如何呢?

    只要自己能看到西夏的没落,能看到西夏这个不愿公正对待自己的国家逐步滑向灭亡的深渊,让他们付出代价,自己就会开心,这不就够了吗?

    他想到了那个还在自己营内关押着的宋人奸细唐云。

    梁太后如果看到他一定会惊讶的合不拢嘴。

    她最宠信的心腹,她曾经的救命恩人,居然是宋朝派来的卧底。

    昨晚居然来参与袭营,结果阴差阳错居然被自己的私兵俘获,否则真不知要激起如何的轩然大波。

    幸好这人是落在了自己的手里,万一落在别人手里,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自己必定身死族灭,当今太后对于叛徒的恨意是平常人无法想象的。

    而自己在很久之前就知道此人的真实身份了,此人就是自己的联络人,自从自己下定决心背夏之后,曾经不止一次将绝密情报通过他传至宋朝。

    这些情报对于西夏的那几次大败显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宋朝甚至都将奸细布置到了梁太后的身边,布置进了西夏最高权力核心,若是梁太后的寝宫里都有宋朝间谍出没,那整个西夏还有任何安全的地方可言吗?

    如此形式,西夏若是还能赢,那简直是逆天了。

    但是想是这样想,看看眼前的情景,仍会让人犹豫。

    五十万大军!

    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军!

    如此规模的大军压境,宋朝能打赢这场仗吗?

    若是宋朝打赢了,那就说明西夏气数已衰,自己没有必要跟着这样的国家一起沉沦。

    仁多家的人,都是投机分子中的佼佼者。

    但是万一宋军打输了呢?

    那是不是说明白上国气数未尽?

    尽管自己早就将夏军东侵的情报传给了宋朝;尽管自己是个党项人;尽管他知道在西夏朝廷内肯定绝对不止自己一个大臣在暗中通敌;尽管他知道宋朝派进西夏的奸细绝对数之不清;尽管他认为现在的西夏从里到外都是千疮百孔;尽管他知道宋军肯定是有备而战。

    但是他仍不能确定宋军就能赢得这一战,因为西夏此次出兵的阵容实在是太庞大了。

    所有见过那无边无际的大军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产生这个印象。

    但是就算是夏军打赢了此战,对自己又能有何改变呢?

    没有,也不会有。

    自己的地位绝不会有任何改变。

    不论他们如何分配利益,自己永远是一个无关的人。

    这场战争似乎对自己没有任何关系。

    不论输赢,自己都不会从里面得到任何利益。

    西夏之于自己就像是一潭死水。

    这样的国家,自己还有存留的必要吗?

    若是如此,便须当机立断。

    此战之后不论胜败,自己都要立刻离开西夏。

    若是如此,自己就必须好好的跟那个唐云谈谈了……

    平夏城内北门下,成群结队的宋兵从各处汇聚于此,很快门楼之下就是密密麻麻的一大片人,看样子不下数千。

    武官们面色严峻吆喝呼喊,率领自己的队伍列阵以待。

    士兵们面如死灰,但是眼神里都流露出不惜一死的觉悟和困兽般的绝望。

    今日将会是恶战,很多人会死,每个人心中都是有数的。

    城头上,数量达到上千的累搭、渠答、籍幕、皮帘、钟垂板将城墙遮护用来挡炮,城内各处炮位也已就位,床弩分布弩台,马面上设有悬陴,瓮城内也设好了埋伏,城墙上布设了夜叉擂、木擂、狼牙拍、飞钩、铁撞木、冲车、叉杆、游火箱,一些易被偷袭区域设置了奈何木,宋军天下最善守城并非浪得虚名,虽然人多事杂,但是井然有序按部就班。

    在西夏进攻的号角吹响之前,宋军也完全做好了坚守的准备。

    城门洞内,一排军士靠墙坐着。

    他们都是昨天晚上参与袭营的硬探尖兵们,昨夜之战凄惨无比,出击的宋兵伤亡大半,几乎算是全军覆没。

    按理说经历如此惨重伤亡,应该让他们好好休整,恢复下士气。

    但是今日西夏便大举攻城,没有给宋军任何喘息的机会。

    这城内的每一个男人都需要出力,甚至所有男女老少都应出力。

    故此郭成又将他们调来了北门助守,但是毕竟是知道他们迭经恶战,只将他们划入预备队,给他们时间在战斗打响之前尽可能的多休息一下。

    韩月靠坐在地下,目光呆滞,面色阴沉。

    那神情就跟刚死了老娘一样,一脸的官司,那眼神都变得好像发疯的狼狗一样,看谁都让人不自在。

    没想到,唐云出事了。

    自己和这位兄长刚刚相认还不到二十天,结果就变成了这样的结局。

    这座该死的、倒霉的城市。

    自己为啥偏偏要到这里来?

    为啥偏偏要等到西夏发动战争的时候来?

    为啥偏偏被围在城里?

    为啥偏偏被挑选到了硬探部队?

    此时再后悔也晚了。

    唐云昨晚不在幸存者的名单之上。

    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被杀了。

    一种是被俘了。

    若能逃出生天,根本不可能。

    这城外大路小路只要能过人的地方都布满了西夏军队,是人除非肋生双翅,否则休想逃生。

    他是已经不在人世了吗?

    韩月毕竟是行伍出身,知道个人的武艺在这种两军交战的沙场上所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战场上比的不是谁的武艺高,而是最后活下来的人才是赢家。

    他在拦子马中见过很多武艺超群的勇士,在乱麻般的战场上莫名其妙的死在无名小卒的手上。

    不是因为武艺,而是因为运气。

    黑灯瞎火的,突然一枝飞来的冷箭……

    不管你是多大的人物,多高的武艺,在战场上生死机会都是平等的。

    不会因为你特殊的身份就给你预留一个特殊的死法。

    在昨晚那种情形之下,掉队落单的人基本上是没有活路的。

    便是被俘,大概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

    韩月作过拦子马,至少他知道契丹人是如何对待俘虏的。

    天不长眼!

    韩月想着想着,悲愤莫名,狠狠一拳砸在地上,将土地砸了个小坑。

    他旁边却是那个叫鲁达的神力小校,他却和韩月很是亲近。

    见了便知他在恼恨他兄长之死。

    昨晚大部分能逃回来的都是他这一队的人,另两队完全是全军覆没,二百人总数逃回的不足一成。

    他也知道那些没有逃回的人下场好不了,死了还落个痛快,没死更惨,因为宋军抓住党项俘虏的时候通常也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残虐到死。

    鲁达表示理解的拍拍他肩膀,没有说话。

    昨夜一战,他们都是拼死搏杀才闯过了西夏骑兵的拦截,可以说是不团结只有死路一条。

    故此经此一战后,这些幸存者们比别的士卒更加多了胞泽深情,因为有了同生共死的经历。

    而鲁达昨夜拼死力战,救了十余人,因此在这个小团体内也有了威信。

    韩月昨夜就蒙他相救,有这份恩情在,他也发作不得。

    韩月勉强对他笑笑,那笑当真如哭:“大人,俺没事。”

    “没事便好,今日只怕还要与西贼厮杀,休想些有的没的。

    你我既然吃的是兵粮,替朝廷杀西贼便是分内之事。

    俺鲁达生来便是厮杀汉的一条贱命,早晚也是有这一日的。

    你那兄长想必也是一条好汉,多杀几个西贼,好好为他报仇便是。”

    话音未落,却听得头顶上轰隆一声巨响,墙体微震,接着喧哗惊叫声四起,残缺不全的尸体带着烟尘杂物直接飞了下来。

    四周的宋兵各个面色紧张,但是在将官们的约束下并未混乱。

    大石头凌空落下,还有带火的火球,城门处顿时浓烟四起。

    别人不知道,但是这些幸存者们知道,西夏的那些巨车,终于登场了。

    这时已经推到了城墙的近处,在用它上面的石炮砸城墙。

    与此同时,城内宋军的大炮也轰鸣着齐射,一大片石头雨漫空而起,至少有四台对垒车被击中,但是那些高大的车体上都张挂了牛羊皮革遮蔽,固定的很结实,结果石块对车体的损害效果不大,被击中后发生了摇晃但是又站稳了。

    只有一枚石弹恰好击中了车顶的大楼台,直接砸进了人堆里面,上面的西夏弓弩手聚在一起,避无可避,一下砸的血肉横飞,有几个人直接凌空跌了下来。

    城上城下城里城外,无数呐喊鼓角声响成一片。

    城头上,在宋军将官们声嘶力竭的狂吼声中,数以千计的弓弩齐射,密如飞蝗的乱箭向城外覆盖,同时不断有人被来自城外的冷箭射倒。

    因为己方现在不再有高度优势,宋军垛口上的悬户悬帘多已被打坏,每个缺口处都倒着好几具插满乱箭的尸体。

    女木头数量有限只能应对几个关键地点,且都已密密麻麻插满箭杆。

    城下紧急往上面运送木立牌,但是损失的速度和补充的速度几乎一样。

    破损不堪使用。

    遮蔽对方的乱箭已经捉襟见肘,所有的那些身经百战的步跋子将盾牌顶在头上,不顾神臂弓射穿他们的旁牌木盾,也根本不看身边中箭被连人带盾牌串在一起的胞泽尸体,只是狂野的呐喊着向前冲锋。

    黑压压的夏军步跋子抬着长梯好像洪水一样强行涌到了城脚下,而总数多达十七台的对垒巨楼车耸立于城外数十步外,看起来就像蠕动着的黑色海洋中耸立着的一座座高仞孤峰,每个上面,都有一二百全副武装的精兵手持弓弩与城头的宋兵对射。

    楼车内不时还有石块和火炮飞出,准确的砸向平夏城的城头,每次命中目标,都会有宋兵残缺不全的尸体飞下城头。

    而后面,还有无边无际旌旗蔽日的西夏人潮和多达数十台的后续对垒巨楼车在缓缓移动,那些车上密密麻麻聚集着大量弓箭手,绵密的箭雨形成一道道划空而过箭流,泼撒向平夏城。

    此次动员几乎是倾巢而出的十余万西夏河内精兵,在养精蓄锐好几日后,终于以这种无穷无尽一望无尽的姿态堂堂登场!

    开始对他们的目标露出獠牙!

    而他们的对手,只是孤城一座,守军的数量,只有他们的一成。

    远处高坡之上,西夏君臣看着眼前波澜壮阔的军势,各个神采飞扬马屁如潮,听得干顺眉开眼笑,对她的母亲梁太后说道:“母后,我大白上国尚有如此熊虎勇士数十万,东朝虽大,却能奈我何?

    区区孤城,螳臂当车,此战必破东朝!

    听说东朝其他诸路援军尚在左近,待破了平夏城,在乘胜进击,说不得一战尽灭东朝引以为傲的西军精锐于此,到时候乘势直取关中,也不是梦想啊!”

    梁太后此时也是颇有些精神振奋,如此强弱悬殊,实在没有失败的理由。

    不由的点头微笑,群臣见状,更是歌功颂德。

    但是在场的西夏君臣所不知道的是,就在昨天晚上,远至数百里外的西夏边塞白池,至罗萨岭、梁柽台重兵屯集的近千里边陲,所有的西夏边防哨寨,几乎是一夜之间全部燃起了告急的烽火狼烟。

    而干顺口中“螳臂当车”的陕西宋军已经有超过十万的精锐兵马离开了驻地,趁西夏举国精锐都被吸引在泾原路之时,分河东、延麟、秦凤、熙河四个方向,在从北到南近千里的战线上,对西夏展开大举反扑!

    梁太后更不知道的是,到此刻为止,西夏所有处在宋军攻击路线上的堡寨已经全部失守!

    西夏的右厢边防线已经处于处处溃败的状态!

    而部署在宋军当面用以牵制的三路偏师主帅所写的告急文书,已经在快马加鞭的往这里送来!

    西夏对平夏城的总攻,就在这一片混乱的情势中,拉开帷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