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吾读小说网 www.5du5.co,云舞月扬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过地面,一砸下去就是血肉横飞,残肢断臂和碎刀枪四散,还有大片火球腾空而起,人肉烧糊的气味,哭爹叫妈的惨嚎之声。

    然后周围的夏兵通常都会忘记队形和纪律四散躲开,然后大部分人都会后退逃跑。

    横七竖八的夏兵尸体陆续倒在进攻沿途,一具摞一具,一层摞一层,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无数士兵前进不几步就心惊胆战的后退,然后在督战队的大刀逼迫下再次前进,然后再次溃退……

    而卫慕贺兰的脸色着实发青,前方战线迟迟没有进展,他都恨不得亲自冲上去和宋兵厮杀。而后面的填壕部队进展还算可以,土石草木摞着夏兵尸体已经填平了第一道壕沟,现在在填第二道。

    但是这些都是次要的,前面始终无法得手,这才是关键所在。

    现在有数千宋兵就在城外,没有城墙的掩护,此乃难得的良机,自己若能抓住机会吃掉,便是大功一件。今天他的部众死伤决不会轻,大概会死几千人。若无法得到相应的战功褒奖,无法补充损失,这对于西夏国内的政治来说,可能就意味着自己的地位会不稳固。

    谁能想到宋兵如此善战!?

    这还是当年景宗皇帝时那任人欺辱的汉家兵吗?他曾经深信前辈老兵们的经验,和宋兵打仗,便只是要防他们的弓弩厉害。若是近身,宋兵便不行了。他还忘了不知从哪里听来的经验,说是汉兵若和党项交兵,一早晨开始打可以不分胜负,但是到了下午,宋兵必败,因为耐力不行了。

    但是眼前的宋军完全是天壤之别。

    面对数量十倍于己的大夏兵马,这些宋军竟然打的顽强无比,甚至还有越战越勇的趋势,丝毫看不出疲态。甚至还有些宋兵居然敢逆锋反冲,夏军前锋竟被他们打的人仰马翻。这些宋朝的禁军都穿着精良的上等铠甲,强悍勇猛,丛枪乱刀冒刃推锋,血肉溅在脸上也不会眨一下眼,身被数创仍可保持可怕气势,他们排着一字横列长蛇阵,往前平推,便是刀枪临身也不离自己位置分毫。

    这等暴悍气势,是这些河外夏兵一生都没见过的。攻进羊马墙的士兵不是死了就是被他们的铁甲人墙又给辗杀了出来,战至此时,最前锋的数千汉奴撞令郎基本上已经伤亡殆尽,仍在厮杀的不过数百人。

    讽刺的是,这数千最低贱装备最简陋的炮灰奴隶兵恰恰是和宋兵交战经验最丰富的部队,也是最善战的部队。卫慕贺兰等发现这些奴隶的价值已经晚了,到后面请求再调些撞令郎却遭拒绝。

    汉人奴隶在西夏可是相当宝贵的财富,平时会耕种放牧,战时可以充当炮灰,以汉制汉。元昊时期西夏号称十万撞令郎,更可随时抄掠宋境人口补充损失,故此用之不竭,战场上可以大大减少党项人的损失。但是现在可不是以前,西夏在两国相争之中处于下风,别说抄掠宋境,平日应付宋军的抄掠便已头疼,故此国内汉奴数量大大减少。此次出兵,汉奴撞令郎总共征调了一万多人,这便是全部家当了。

    如今调了四千在卫慕贺兰麾下,结果第一天几乎就浪费了精光,还厚颜无耻的复来乞求援兵,干顺岂能不怒,当即回绝,同时降旨卫慕贺兰加紧进攻。

    只是后面的小部族联军和卫慕氏族兵战斗力尚不如汉奴,在督战队的威逼下拼命前进,结果只换来一次又一次迎头痛击,不但无法寸进,甚至还有动摇败退的迹象。羊马墙边,护城河旁,已经堆满了双方士兵血肉模糊的尸体,但是其中夏兵尸体明显多于宋兵尸体。

    这……这等对手?这就是现如今的宋兵?!

    卫慕贺兰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党项人以骑射称雄河西高原,但是现在宋军的射术却令西夏毫无招架之力,远射不是对手,近战却更加不是对手,这仗还有的打么?

    那些河内兵几十年来一直在和这样可怕的对手交战吗?

    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开战之初的痴心妄想有多么的可笑。

    但是战斗仍在继续,自己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如若承认失败,皇帝绝对饶不了自己。他咬咬牙,下令继续进攻,不计伤亡的进攻。然后又下令卫慕氏剩余的两万兵马做好准备,同时让各城方向的骑兵全体下马,准备参战。

    命令传下,各军骚动。谁都看见了敌军是如何的狞猛狂悍,前军步卒几乎是成群结队的送死,自家又有何能抗衡如此强敌?按理说,打了一天怕不死了几千人了,却连人家城墙都没摸到,仗打到如此骇人听闻地步,稍有理智者早该鸣金收兵。除非是打算硬拿人命往里垫,但是人都是人生父母养的,命都是自家的命,这般蛮干,于己有何好处?

    一时间,各军骚动纷纷,将领拼命弹压,就连卫慕贺兰也是出了一身冷汗。他何尝不想退兵,他想得要命。但是退兵可能就意味着自己的脑袋搬家。但是此时发生的这种情况他也没料到,若是前线失利,后阵又自乱军心,这不败还等什么。

    心慌意乱之下,他刚想亲自前去弹压,忽听得前方巨大的崩裂声轰然骤发,自家兵马阵阵大乱,呼喊声骤然升高。而身后皇帝本阵的兵马似乎也有些不对劲,骑兵调动频繁,成群结队往后行去,而皇帝军旗似乎也在移动。

    皇帝想干什么?难道在临时移营?!出了什么变故了?

    皇帝大旗乃是全军之胆,一旦轻动,必会引起全军的不安。再看号角齐鸣,大营中又冲出无数骑兵步卒,将皇帝本阵团团拥护,似乎在戒备着什么。而另有大群大群的骑兵则奔向别处,远处细听,似乎传来战斗的号角声。

    莫非别处来了宋兵?再看城前夏兵已经是纷纷大乱,烟尘飞扬处,似乎有宋兵马队的影子出现……

    ***********************(分隔线)

    平夏城南城外。

    残破沾满血污的羊马墙内外,无数丛丛摞摞的刀枪互相刺戳劈砍,插进人体,戳烂铠甲,带出血肉碎末喷溅,尸体倒地,挤挤挨挨,横摞竖倒。伤兵哭嚎不止,接着被踩成肉泥。

    宋兵虽然禁军厢兵混杂,但即便是厢军乡勇,也都是百战之余,勇猛无比。夏军与此方向全是河外部落兵,还有千五骑兵不参战,人数上没多大优势,死伤数量倒是在直线上升。

    唐云手持斩马刀,狂吼着猛劈而下。那西夏小校半跪在地上,举刀架过,竟格开这一击。但是也被震的半躺于地,旁边韩月举枪补上一下,将他扎死,血淌满地。旁边数杆长枪攒刺,两人格挡招架,挂彩数处,幸好身侧数名宋兵杀红了眼拥上,枪杆磕碰丛刺对戳,生生将对方给戳翻了下去。

    两人自从随大队出来增援之后,力战至此时,已经过了两三个时辰,此时天都快黑了,双方依旧混战不休,便是他们这样身经百战的武林高手,也累得气喘吁吁手脚酸麻。

    否则,对付一个普通夏兵小校,何用两人联手。

    唐云胳膊酸麻,手中砍崩了刃的血糊大刀变得沉重非常。一开始他一人对付七八人都是绰绰有余,但是现在他却不由自主地看哪里宋兵比较多就往哪里靠拢。韩月此刻也满身是血,有自己的也有敌人的,他扔了枪头扭断的长枪,随手捡起一面盾牌和斧子,和唐云背靠背,直喘粗气。

    事实上,这等凶恶的大规模血战,便是他在辽军服役时,也从来不曾经历过。事实上,他觉得自己能活到现在,简直就是奇迹。对于在这场战争中幸存下去,他实际上已经丧失了信心。

    谁说战争不是比拼数量,至少就眼前看,就是在比数量。便是有能一骑当千的勇士,也会有第一千零一个人来结果他的性命。

    “哥哥,小弟若是熬不过眼前这一关,哥哥可将我的骨灰带到老家去……”

    “说什么混账话!”唐云大喝,“你我兄弟……”话没说完,突然鼓角大作,周围正在死战的宋兵将校都是精神一振,同声狂吼。原本七零八落的宋兵,拼死扑跌也要抢上去占据战位,乱纷纷的队列汇聚成人墙横列,身子头脸便是顶着夏兵的刀枪,脖子被刺戳的血肉模糊也不后退,然后还能举盾的列盾墙泼命往前顶推,后面的刀枪兵器疯狂前打。

    夏兵力战许久,早已疲惫不堪,且伤亡惨重,士气不振。没料到宋兵到最后居然还有余力凶猛反扑,顿时被推的步步后退,来不及收脚的,皆被推倒踩于脚下。前后挤撞,脚下乱绊,头顶乱箭不断,终于顶不住了,被生生推了回去。

    唐云和韩月也在人群之中,他们此时早分不清东南西北,只觉得前后左右都是人群,只是随着人流往前推进。头顶上不时冒下粘糊糊的血雨,脚下踩着不知道是敌是友的胳膊腿,人头被踢的滚来滚去,只是一起大喊着前进。

    黑压压密密麻麻的人群互相挤撞碾压之下,突然有一方崩溃了,无数西夏兵掉头后跑,试图退到护城河后面去,宋军大喊着追杀,在河边再次混战于一处。唐云和韩月眼见河对面大队西夏兵正在重新集结列阵,直到绝不能给他们重整旗鼓的机会,关键是护城河上的西夏壕桥,得想办法烧了它!

    “谁有火,烧桥!”唐云大吼,但是周围无人带有火种。

    唐云急眼之下,举起大刀冲过去,对着壕桥便砍,周围宋兵见了也是一拥而上。而西夏士卒也知壕桥重要,狂吼着又冲过来几十号人,双方一阵血拼,各自死伤十数人,然后便见一名宋兵小校,自乱军之中满身是血的突然冲破了阻拦,直到飞壕边上,双手把住,一声狂叫,便如半空响了个惊雷。双脚用力竟蹬到了地里,沉愈千数百斤的巨大壕桥竟被他一个人生生的掀了起来。

    如此神力,当真是骇人听闻,便是唐云韩月也没想到宋军之中还隐藏着如此武艺绝伦的猛将,令双方战士都吃惊非小。然后便见那小校双臂较力,血贯瞳仁,如同怒目金刚狂吼着将那壕桥一举掀翻,轰隆一声好像倒了一棵大树般翻进河里,激起大浪,水面上的浮尸也是荡漾不已。

    宋兵呆了一呆,同时发出振天吼叫。夏兵为之夺气,同时却见东门大开,吊桥重重落下,大队大队的马军骑兵蜂拥而出,举着各式各样的兵器疯狂的冲向夏军步卒。

    “藩骑!”唐云一愣,却见种建中手持长枪,狂呼大喊。宋兵步卒们鼓起最后的勇力,也跟着他一起冲过河去。唐云大笑:“援兵!援兵来了!”却是一屁股坐在地上,腿软难耐,韩月急忙拖着他躲回羊马墙后。

    再看伴随着上万铁蹄敲打大地的轰鸣声,数以千计的宋军马队又从城内出来的,也有自城外不知什么地方突然冒出的,黑压压卷野而来,如同虎趟羊群一般,在西夏人群之中横冲直撞,枪矛飞舞摧枯拉朽般带起阵阵飞溅血肉。

    西夏步卒本已苦战一天,死伤惨重,早已筋疲力尽。刚才便已经处于败退之中,士气已经荡然无存。又突遭强敌袭击,本就已糜烂不堪的阵势立告崩溃,而宋军马队多达数千骑,人数上面更是占尽优势,霎时间密密麻麻的人群被冲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对面的压阵的一千五百西夏骑军见势不好,纷纷上马挽弓搭箭准备阻击。然而还没等他们列好阵势,密密麻麻的败兵就被宋军马队驱赶着向他们狂涌而来。西夏骑将脸色顿时变色,当机立断下令射那些败兵,免得冲乱自家阵脚。

    但是这些骑兵多于步卒同族同乡,眼见胞泽败退,如何肯落井下石。那稀稀拉拉的乱箭只射倒了二三十人,接下来至少上千的败兵便产生了混乱,有的继续闷头往后逃,有的左右散开,有的和别人撞在一起,接着后面追上来的宋兵藩骑就把他们冲的四散,随后好像狼群一般迎面直扑而来。

    “孩儿们,杀!”西夏骑将令王雄狂吼一声,纵马而出,接着身后过千骑兵乱箭齐发,迎头便向宋军射去。宋兵冲在前面的倒下十余骑,接着便是一阵乱箭泼洒回敬,夏兵竟然被射倒了数十骑,随后大群冲锋的马队和大群四散的步卒就像数股洪水浊流狠狠迎头相撞,搅乱在一起……

    北门外,夏主干顺和梁太后所在的高坡之上,所有文武重臣都屏息凝神,观看着眼前不可思议的一幕。

    战场之上满是黑压压的西夏兵卒,看起来占尽上风。突然大地陷落了下去,大片大片的轰然塌陷,无数西夏兵跟着一起塌陷了下去,然后烟尘涨天什么也看不见了,剩下的,只有混乱惊恐的庞大失控人群。

    那些人完全丧失了纪律和士气,大概是以为天塌地陷了,有的在逃跑,有的呆立原地,有的跪在地上向天祈祷,有的发疯似的大喊大叫,总之上万兵马已经军心大乱,甚至还有将领带头逃跑的。

    干顺呆呆得看着这一幕,喃喃说道:“这……这是如何……莫非宋人有天兵天将相助不成?”在他看来,这等能令山崩地裂的手段,穷尽他的想象力也实在无法想象。

    “陛下,此乃宋人守城惯用的地陷之术,东朝多工匠,土木机关之术天下第一。用于战阵,便是如此。以土木机关布置深坑大渠,布于城外,一旦发动,连绵塌陷不绝,远者可达数里之外,防不胜防。卫慕氏之兵未曾与宋人对阵,故此不识,不足为奇。此阵于我对垒巨车十分不利,必先引宋人发之,此后我方可无忧。”嵬名阿埋沉声禀奏。

    “既如此,将军何不早言?”干顺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陛下,此战之前,臣已将运筹庙算禀奏陛下与太后。河外兵数十年未曾与东朝交锋,不堪大任。决胜之关键,仍在右厢诸军。以河外兵消耗宋人实力,乃是即成之策。臣事先若言明,卫慕贺兰必然多加防备,又岂能试出宋人埋伏?”

    嵬名阿埋跪倒叩首,干顺略一思索,回头看着梁太后:“母后,嵬名老将军言之有理,但是前军此时大乱,天色又将黑,再不收拾,恐为宋军所乘。母后,是否令卫慕贺兰暂时退兵,重整旗鼓?”

    梁太后毕竟是经历过战阵的,点点头道:“以卫慕贺兰为前锋,原本也不指望他能先登立功,既然已经试出了宋军埋伏所在,也算不虚此行,便先收兵吧。”话音未落,突然山下驰来一骑,乃是一名武将,身背令旗,验过了口令腰牌,到得御驾前跪倒。

    嵬名阿埋一看是妹勒都逋的部下,心中便是一惊。那将领将军情札子呈上,嵬名阿埋得到干顺示意后先看一便,便又奏道:“启奏陛下,妹勒统军传来紧急军情奏报,东山大营遭数千宋军偷袭,已告失守。宋军现在已据东山要道,作势欲往平夏城来。妹勒统军急调兵马前往迎战,发现古壕门一带屯驻有宋人大军,联营不下十余里,兵马有不计其数,旗号多有它路援兵。妹勒统军为防万一,已亲率铁鹞子前往东山。”

    “东山?古壕门?宋人如何会在哪里屯兵?宋人援兵如何来的这般快法?”

    干顺和梁太后面面相觑,嵬名阿埋心中苦笑,宋军在古壕门的屯兵显然是早就有了的,这只能说明宋军对于此次平夏城作战早有准备,援兵早已到达,就在等着他们。难道此次作战计划又事先泄漏了不成?宋人细作也太无孔不入了吧?

    东山有失,理论上那股偷袭的宋军已经可以威胁到干顺御驾所在的阵地……

    当然中途那数以万计的党项铁骑都不是死人,断不会眼睁睁看着宋人通过……

    但是这股宋军显然只是后面那数万援兵的先锋,若是宋军主力也顺势而来,倒是个趁机重创宋援军集团的好机会。妹勒都逋手下有数万精兵,而拱卫夏主的精锐步骑在这周围方圆十余里的区域内层层部署有近十万之众,如此庞大的力量,足以摧毁他们!

    嵬名阿埋梦寐以求的战机,突然出现了!

    若是干顺不在这儿,嵬名阿埋必定下令让妹勒都逋诱敌深入了。但是干顺在这里,梁太后也在这里,有这二位在,嵬名阿埋不会考虑任何哪怕一点点的冒险。他平时虽然杀伐果决,但是他毕竟是夏臣。夏主的安全是他任何时候都要首先考虑的。

    所以他只稍微考虑了一会儿,就放弃了这个机会。

    “陛下,东山失守,情势不明,臣以为可调一万精骑前往支援。再者为防万一,请陛下和太后移驾稍退。卫慕贺兰所部久战无功,再打下去徒增伤亡,天色又将晚,不如先令收兵,以免两线作战为敌所乘。待击退宋军重夺东山,再攻城不迟。”

    “准奏。”

    嵬名阿埋眼看着天子旗缓缓移动,虽然明知这样影响军心,但是也没别的办法。

    大夏马上立国,历代君主都视军权如性命,如遇大规模战争,君主必定亲自上阵以激励士气,也便于君主掌握军心。所以明知这么一个十几岁的年轻皇帝啥都不懂,还尽碍事,但是他也不可能阻止干顺到前线来,否则他必将是干顺以后权力障碍黑名单上一员。

    可惜啊,平白放过一次大好机会。

    嵬名阿埋正在气闷,突然听到战场突然喧哗大作,他定睛一看,瞳孔猛地收缩,面色冷峻之极,咬着牙冷笑:“郭信之……哼哼哼,你果然来了。”

    再看从东城绕城而来大批溃兵,黑压压如同汹涌溃堤洪水一般,人马参杂哭嚎连天,冲的北城正在收兵撤退的夏兵惊恐大乱,顿时溃不成军,而大批宋军马队则出现在视线之中,郭字大旗高举,连同北城外宋兵一起出阵,大举反击!

    而此刻连续有旗牌斥候驰至中军,带来消息令他面沉似水。

    南城夏军遭到宋军大批骑兵突袭,数千兵马竟然一触即溃。宋军赶着败兵又至东城,溃兵冲乱了东城夏军,遭到宋兵夹击,再次大溃,近万人被追杀着又溃了到了北城,此时已经是兵败如山倒的架势了。

    嵬名阿埋当机立断,令旗一举,层层旗号招展,低沉的号角声又响起……

    北城外,卫慕贺兰目瞪口呆的看着如狂潮般溃退下来的西夏士卒。

    怎么就突然败了呢?

    刚刚得到鸣金收兵的信号,怎么回事?

    他手持大刀连砍了数名败卒仍不能止,再看自己的儿子和他的督战队已经被败兵人潮里挟得不知去向,长叹一声知道败局已定,身不由己的被自己亲兵护着败退了下来,然而往哪里跑都是密密麻麻的人,溃退的人潮好像黄河之狂澜激流般真个是惊天动地。

    而宋军得势不饶人,在后面追杀不舍。看样子竟打算趁此机会再利用他们冲乱后面夏主亲军的本阵。

    他虽知道大事不妙,但是却犹如大海中得一叶孤舟,只能随波逐流。旁边根本没人听他的。正着急间,却见迎面一阵遮天盖日的箭雨扑来,那些跑在前面的溃兵霎时间被射的人仰马翻躺了一地,后面的人收不住脚,被绊倒踩死无数,接着乱箭不停,再看对面黑压压一眼望不到头的骑兵已经列阵进逼,大阵绵延数里,阵容严整杀气冲天。

    宋军!?宋军绕到后面来了!?完了?主上呢?!

    不对!是夏军!

    卫慕贺兰从昏头胀脑的恐慌中清醒过来,却见对面数十名旗手站在阵前摇晃大旗打着旗语,要败兵立刻绕阵退却,胆敢冲阵者,就地处决!

    便是有人看不懂旗语,但是那迎面飞来的乱箭却是明明白白。

    卫慕贺兰眼看满地卫慕氏男人的尸体,心中恨不得立刻将嵬名阿埋碎尸万段,但是也不敢再退,只好冒险调转马头,狂奔绕阵而过。

    而其他的溃兵却前赴后继的试图冲阵,在被毫不留情的射倒了数百人之后,终于不再往墙上碰,大约数千骑兵成功绕阵而过,逃往后方,另有过万步卒竟就此停了下来,呆呆站在双方骑兵之间,黑压压聚成一大片,看样子竟然放弃了逃跑,放弃了抵抗,准备束手待毙。

    出乎意料的是,双方都没有进一步的行动,隔着这一大片败兵对峙着。宋军骑兵没有继续进攻,夏军骑兵也没有接应他们撤退。

    宋军大旗之下,郭成全副铠甲披挂,手持染血长刀,端坐马上。他的铠甲上带着两只箭,但是铁甲坚韧,未伤皮肉。身侧寇士元、刘仲武、种建中等数十将校皆骑战马持兵在侧,各个满身血污,铠甲多有破损,显然都是经历苦战,此刻眼见西夏颓势,人人扬眉吐气。

    “哈哈哈,西贼也有今日!”寇士元乃是郭成副将,职位最高,言语较为无忌。“太尉,何不一鼓作气赶尽杀绝,眼前这些丧家之犬,禁不得儿郎们一阵冲杀。”

    其余将领纷纷称是,这些败兵在他们眼中就是首级战功,就是荣华富贵金银财宝。他们身后的战场之上已经是遍地堆积的西夏人马尸体,只不过战斗还未结束,谁也不敢妄割首级,否则早就乱起来了。

    郭成却不为所动,冷眼越过败兵,注视着西夏那黑压压蔓延战场的骑兵阵势。

    “过去冲杀,我军马军四千余众,如今全在这里。而夏军败兵至少过万,你们杀的尽吗?”等到众将不说话了,他才冷冷回了一句。

    “太尉,夏狗虽多,但是已经被吓破了胆,不足为惧。”

    “那后面的骑兵怕不有几万人,他们岂会坐视我等逍遥自如?”郭成冷冷又道。

    众将之中,如刘仲武、种建中等智谋之辈已经从胜利的狂热亢奋之中清醒过来,略一思索便明白端倪,暗叫侥幸,心想对面的夏军将领果然非是等闲之辈,友军刚败,他便来了个将计就计,利用这些败军布局,试图引宋军入彀。若非郭成经验老辣,只怕现在已经落入对方算计之中。

    这等毒计,便是成了,只怕这些败兵也难逃一死。对方将领的杀伐果决,令人不寒而栗。

    “对方骑兵虽众,然只要我等驱败兵冲乱他们,人数再多也是不堪一击。”寇士元是久经沙场的悍将,也是见多识广之辈,说的话也有一番道理。

    “此一节夏军将领已经想到了,你看此兵刚败,对面骑兵阵势便已列成。分明是训练有素的精兵。若能以我等之力冲得乱他们,何用等到现在?刚才无法得手,现在再冲十趟也是枉然。你看他们本有机会接应败军回去,却故意将他们留在这里,便是布下的饵,等我们来冲。”

    这一说,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伙败兵,便是毒饵。宋军若是贸然进击,一旦达不到目的,自身阵型必然被这些败兵搅乱拖累。到时候对面的西夏骑兵便会趁机发动进攻,在场的都是久战老将,都知道再强大的军队若乱起来,面对比自己弱小的敌人也毫无抵抗能力。更何况对手的兵力数倍于己。

    这也是那些西夏骑兵不愿意接应这些败兵的原因,他们也害怕被搅乱阵型。

    自家已经苦战连场,对手那数万骑兵却是以逸待劳。一旦有失,西夏顶多是陪上这万把人,反正他们号称百万大军,这点人对他们来说不疼不痒。但是对宋军来说几千精锐的损失却是伤筋动骨,城里守军总共才多少人,如果开战第一天就损失几千人,基本上就可以宣告守城无望。

    这也是郭成不敢冒险的原因。他观战一天,对于双方死伤大概有个了解。夏军这一天死伤至少也有五六千人,宋军据城而守,损失当远低于夏军,但是千把人应该是有的,主要来自城外的守壕部队。

    城内守兵不过两万,第一天的损失就达到半成,这对于善守的宋军来说,也完全算得上难以承受的惨重伤亡。

    郭成不清楚对面的夏军具体到底有多少,但是几十万大军和百万大军是没区别的,那就是夏军占据人数上的绝对优势。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得用源源不断的兵力来消耗宋军,自己若是想守住平夏城足够长的时间,那么这城内的一兵一卒都绝不能随意浪费。

    若是今天不出城,只是据城墙而战,损失应当小的多吧……

    但是若不守壕,对方的那些高车就有自由行动的可能。

    这是不是就是夏军的目的呢,故意展示那些高车,让宋军不得不出城守壕,没了城墙的保护,宋军的伤亡就将大大增加,积少成多。若是每天都有这等规模的伤亡,那平夏城撑不了十天就会失守。

    想来必是如此,这等秘密武器,若是自己用兵,必然秘而不宣,出其不意以收奇兵之效。但是西夏军却一开始就故意展示出来,就是要诱使自己出城守壕。

    那自己今天的部署,岂不是正中对方下怀?

    若是如此,也就是说从一开始,自己就已经中了对方算计了不成?直到现在的情况,一直在对方的算计之中?难怪自己觉得西夏先锋部队战斗力并非自己熟悉的那么强,对方是故意没派精兵,只用二流部队先消耗自己,然后引诱自己出击。

    幸好自己最后关头把持的住,幸好自己的神臂弓部队和禁军主力还留在城内。

    想到此处,他不再犹豫,牙缝里蹦出一个字:“撤!”

    对面嵬名阿埋眼看着宋军列阵徐徐而退,稍感意外,自己精心设计,没想到到最后一步居然被宋军识破了。他颇有些遗憾,下令那些败兵撤回。但是心中却又有些期待,虽然今天让快上勾的鱼溜了,但是自己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

    那就是扰乱郭成的部署,同时动摇宋军军心,尽可能给宋军制造麻烦。

    宋军若不改变部署,只有轮番将城里兵马外调守壕,而城外的那些兵马迟早在自己绝对优势兵力的车轮战下消耗干净,自己有足够多的兵力去完成这一计划。

    若他们改变部署,则等于将外围防线拱手相让,自己则可从容填壕。而且临阵变动会动摇军心。等壕沟被填平之后,就是对垒车部队出动的时候了,自己也迫不及待想看看这怪物一样的庞然巨物到底威力如何……

    夜色来临,厮杀一天的战场终于平静下来。

    平夏城衙门之内,宋军众将各个不及换衣甲,便都来讨赏。

    这是宋军铁打的惯例,打了胜仗就得兑现赏钱,况且这不是为他们自己要的,是为他们的部下要的,大家舍死忘生厮杀一天,为的就是这个,要的理直气壮。哪怕再杀伐果决的将帅,也不能违背这条规矩,除非他下一仗想吃败仗。

    而郭成也毫不吝惜,下令打开府库,铜钱交子、金银珠宝、绸缎丝绢、盐引茶引,总之各种能换钱的全都拿了出来,在院子里摞的小山也似。郭成生性豪爽轻财,绝非守财奴,知道钱就是用来花的。而且久在营伍之中,深知军队通弊,要让士兵卖命,就得拿实惠东西。如这种时候,就是用钱之时,绝不可吝啬。还有如种建中那样的散尽私财的将领,也得趁机让他们捞回本钱。

    众将领了赏钱之后,都是喜气洋洋,郭成布置商讨今后战略,众将都有轻敌之意。

    今日一战,凭心而论,所有将领都看出来夏军没有派出真正的精锐,虽然不是老弱残兵,但是绝非他们的老对手:河内右厢劲旅。不论战斗经验还是勇气意志,乃至兵甲器械都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毕竟一场大胜是跑不了的,只看双方的伤亡就可确信。

    宋军今日阵亡者五百五十八人,轻重伤号近千人。夏军伤亡无法统计,但是割下的那四百多个首级可是实实在在的战果。另外据目测夏军光是留在城外的可能就要有三四千具尸体,伤兵数量更是无法统计。而且夏军依旧掌握着城外的战场,他们派出的打扫战场的部队并没有受到宋军的攻击,有多少人被抬回去不得而知,众将的判断是夏军今日死伤总数大概在六千人左右。

    便是如此,夏军伤亡也是数倍于己,况且夏军是被宋军击溃而退。无论从哪方面看,宋军都无可争议拿下的第一天战斗的首胜。

    很多将领都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好兆头。

    但是郭成不这么想。

    今日一战,西夏虽然派出的全都是二流部队,但是却也逼的平夏城守军的主力也几乎是全体参战才取得胜利。派出城外守壕的禁军便有数千之众,还有城头自始至终在参战的神臂弓部队,他原本想在城内保留数千禁军作为生力军,结果到底还是没保留住,另外城内的藩骑和厢军、乡兵弓手也出动数千,这样粗粗一算,第一天,城内近两万守军,便出动了接近七成兵力才击败夏军,而死伤,已经接近总兵力的一成。

    而夏军今日出动的兵力,可能还不到总兵力一成。而损失,可能还不到半成的半成。

    如果每天夏军都出动一成兵力,而宋军都需要动员七成兵力才能抵挡,这仗是打不下去的。而且今日死伤的,大部分都是禁军士卒。他们才是守城的主力。而他们原本可能不用消耗的如此之多,只因为自己选择了背城列阵。

    他深信自己的布阵没有错,但是现在自己也面临兵力不足的危机。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西夏御营之内,巨大的御帐高耸如楼,周围是数千御围内六班直侍卫持戟合戈的拱卫着。文武重臣数十人在帐内,干顺和梁太后高居宝座,正在满脸阴云的听着嵬名阿埋的奏报。王座之下,跪着卫慕贺兰以及今天出战的数十名将领,不少人都是包扎着伤口,满身是血的跪在那里。

    没有人认为主上的心情会好,只因为今天这一仗败的实在太难看。

    东西南北四面攻城,兵力居于绝对优势,却未曾胜得一仗,反被宋军打的大败,溃的几乎不可收拾。若不是嵬名阿埋及时调兵压住阵脚,可能这场战争在刚开始就会结束。

    出战时趾高气扬,却收获这样惨不忍睹的失败,这河外兵也着实太无能了些,很多人的心中都在这样哀叹。

    败的最惨的是南城,因为宋军的反击就是从南城开始,南城夏军承受了宋军最初的也是最猛烈的攻击。而主攻南城的令王氏亦是西平军司瓜州一代的党项大族,此次有五千精壮奉调东征,千里迢迢走了两个多月才至战场,结果开战第一天在南城外就几乎赔了个干净。

    令王氏大酋连同他的四个儿子,全都死在宋军的乱箭之下。骑将令王雄乃是西平军司著名骁将,身中六箭仍在乱军之中冲出一条生路逃回,重伤至今昏迷不醒。五千精壮步骑仅逃回一千多丢盔弃甲没有兵器的骑兵,步卒也不过一千六百余人幸存,且各个带伤。

    今天过后,令王氏基本上已经可以从党项部族实力派名单里面除名了。

    而东城乃是四城之中损失最少的,贺崇彪虽被败军里挟,但是仍成功的组织起了上千骑兵节节抵抗。只是后来被流箭射中左眼昏死过去,军队才彻底溃乱。

    前往东城助攻的李察哥和一千班直侍卫乃是表现最勇猛杀敌最多的部队,李察哥更是兑现了他的军令状,率先攻入羊马墙。但在东城兵溃之时,他和他的部下也被败军冲散里挟,几乎性命不保。在溃到北城之后,他也困在那万余溃军之中进退不能,不过还好被部下发现,保着他杀出一条血路冲回。

    事后清点,班直侍卫死伤数十人,余者大部安全撤回。东城我罗、毛庞两族联军五千步骑出战,活着回来了近四千人,其中数百人带伤,但是大部分人都还带着盔甲兵器,仍可算败而不乱。

    西北两城因为是主战场,夏军兵力雄厚,但是受到的抵抗也最强硬。因为宋军在这两个方向部署的守军也最多,而且都是精锐禁军。河外兵骄横轻敌,结果一上来就碰了个大钉子。整整一天,宋军绞肉机般的防线让夏军堪称是血流成河。

    四千汉奴撞令郎,战死近千人,余者全部挂彩,其中重伤员多达二千余人,竟是全军覆没!

    而党项部落兵阵亡亦有千余人,伤兵竟多达四千多人。其中近七成伤亡是溃败时的自相践踏和被宋兵从背后无抵抗的追杀以及被自家弓箭攒射造成。粗粗一算,夏军在各战场的损失总和,竟然已经接近参战兵力的半数。

    西城还好些,未被溃军波及,虽是损兵折将,但乃是四城之中唯一有组织的脱离战场的。北城却因为那场大溃败,伤亡数字高居其他三路之上。

    战争开始只第一天,宋军便令夏军阵亡数千之众,伤者更是近万!大小将领阵亡二十七人!而西夏军队带回的可以记录的战果,只有区区六十七个宋兵首级。究竟给对方造成了多少伤亡,无从得知。

    让干顺恼火的是,这沉重的伤亡数字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溃败时造成的,真正攻城阶段产生的损失,远没有这么多。而且党项将兵的懦弱表现,让他这个党项皇帝感到面上无光,同时也是对他的信心和自傲的重重一击。

    在如此令人羞耻的惨败之下,妹勒都逋率部击败宋援军前锋部队过万精锐步骑,斩三百级,重夺东山大营,进而兵逼古壕门,压得宋军动弹不得的好消息,也显得黯然失色。

    而且令梁太后和干顺心情恶劣的事情还不止于此。

    适才探马来报,同样在重围之中的宋军荡羌寨守将折可适趁夜率千余马军偷袭夏军围寨大营,幸好围困荡羌寨方面的将领野利济乃是个智勇兼备的老辣宿将,早有准备,在营外遍掘陷坑伏弩,待宋军中伏之后挥兵掩击,一场混战大败宋军,斩首三十级,宋军趁夜色夺路撤回寨内。夏军追至围攻寨子,却被乱箭射退,伤亡数十人,一小首领中冷箭阵亡。

    此等战斗乃是属于骚扰性质的小战斗,对大局不起影响。但是梁太后听闻折可适的名字便又惊又怒,而荡羌寨正好处于平夏城外围地带,折可适的活跃让她觉得自己的背后非常不安全,生恐让宋军钻了空子重蹈当年洪德寨的覆辙,又连夜调整部署,严守大小道路,搞的全军上下一夜都闹哄哄的睡不着觉。

    若非重臣们苦谏,嵬名阿埋以性命担保无事,梁太后几乎要亲自领军前往荡羌寨。

    但是传来的消息中,也并非全是坏消息。

    入夜之后,夏军派去打扫战场的老弱士卒发现宋军在城外守壕的部队,已经悄无声息清扫完了战场,待着所有从尸体上扒下来的东西撤进了城内,城外的控制权已经拱手相让。嵬名阿埋的谋策已经变为现实,宋军在进退两难之下,必然会撤军入城,采用他们最拿手的老办法凭借高城坚守。

    现在城外是真正的夏军的天下,只要填平了堑壕,党项的超级战车部队将会在历史上第一次登上战争的舞台。

    这正是干顺和梁太后所期望的。

    所有人都深信,向来不善器械的大白上国此次将会一鸣惊人,那高耸如山的巨大战车,将会把宋军引以为傲的城墙,彻底的夷为平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